第90章 太平镇的态度_神秘复苏之民国往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0章 太平镇的态度

第(3/3)页



        关于鬼血,即使是想驾驭也难,寄存了鬼血灵异的那把扫帚在厉鬼复苏后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甚至连鬼眼的重启都没办法把它带回来。

        没了源头,也就无法窃取规律。

        很快,三人回了客栈。

        一进屋。

        张洞便关上了门,坐在了桌子面前。

        一盒印着鬼眼的火柴盒静静的放着,像是新补充的,这应该是客栈的机制,每天都会给客房送一盒新的火柴,保证客人每天晚上都能用到。

        他拿起火柴盒,感受着身体里的规律池变化。

        鬼眼规律的槽位已经空了出来,正等待新的规律补充上去。

        没有犹豫。

        张洞立刻动用了窃取能力。

        下一刻,消失不见的鬼眼规律再次出现,他额头上的鬼眼又睁开了,不安分的转动着窥探屋内的一切。

        “接下来我要用创造规律的能力,把这条鬼眼规律转移给中山装在此之前已经有了转移柴刀媒介规律的尝试,应该不会出问题.”

        “成功之后,我应该就可以永久驾驭鬼眼的灵异了”

        张洞嘴角露出一抹笑容,右手放在了胸口,准备转移这条规律。

        不过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又立刻放下了手。

        “我不能永久驾驭鬼眼,这样会导致整个太平镇的人晚上没有油灯可用.他们会死的很惨的”

        他眸子一凝,想到了规律鬼的另一特点。

        窃取能力可以理解为复制,可以让同一份灵异变成两份,是不会影响源头的。

        但如果窃取之后又转移,就会相当于剪切,源头也就彻底消失了。

        这样的话,所有寄存了鬼眼灵异的引火物有可能都会失效,太平镇的夜晚将失去鬼眼鬼域的保护,所有人都会消失。

        虽然不知道造成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但之前那个外国佬就是没了鬼眼保护消失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或许是我想多了,说不定源头鬼眼转移到中山装上后,这些火柴之类的引火物并不会失效呢.”

        张洞自问自答,暗暗沉思着。

        但他不敢赌,赌输了整个太平镇的人都要完。

        “找张伯华看看,他或许能看出鬼眼背后的灵异信息。”

        没有迟疑,张洞立刻起身去寻找张伯华。

        他有一颗鬼脑,能够看穿许多隐藏的信息,或许能帮上忙。

        出了房间。

        张洞踩着楼梯朝四楼走去。

        这次有了中山装的帮助,他可以接触到以前接触不到的灵异,自然能够像普通驭鬼者那样前往四楼。

        由于是白天,时间尚早。

        通往四楼的楼梯道没有点灯,有些昏暗,又十分安静,无时无刻散发着不详的气息。

        张洞踩在楼梯上,脚下传来不真实的感觉,似乎是在踩着空气,有些轻飘飘的。

        楼梯传来嘎吱作响的声音,像是许多年没有维修过,让本是寂静的客栈显得有些诡异。

        来到四楼。

        这里和下面三楼布局相同,左右各有两条走廊,每条走廊里有三个房间。

        “记得刘老爷说过,张伯华三人的房间被安排在了左侧”

        左侧三扇门是合上的,其中两扇门口的墙壁上挂着点亮的油灯,似乎印证了里面此刻有人。

        而最后一扇门虽然关上了,但没有亮灯,显然是罗千的房间,他此刻没在屋里。

        不过令张洞诧异的是。

        楼梯的右侧的三间屋子门口居然全部亮了灯,这说明里面住了实力很高的驭鬼者,甚至有可能是鬼。

        现在距离鬼集开放越来越近,鬼住进来也不足为奇。

        张洞眉头微微一动,有种想要敲门的想法。

        其实如果里面住的是鬼还好,无非是费点功夫关押罢了,但如果里面住的是驭鬼者,那可就需要小心了。

        毕竟这个节骨眼上,许多蠢蠢欲动的驭鬼者都来到了太平镇,等待鬼集的开放。

        特别是国外势力,绝不会在之前的打压中善罢甘休。

        他们很可能会悄悄潜入太平镇,找机会制造混乱。

        张洞此刻觉得有些头疼。

        他不但要打压太平镇那些不怀好意的人,还要提防国外势力,又要提前准备面对关押黄泉的计划。

        而且现在制作棺材钉的事情还没有眉目,更是雪上加霜。

        在原地沉吟一会儿后。

        张洞果断朝着右边的房间走去,并敲响了门。

        他有预感,这屋里住着的绝不是善茬,必须要提前看看。
记住手机版网址:m.dulixs.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